>> 您现在的位置: www.b73.com >> 学生园地 >> 德育前沿 >> 德育故事 >> 正文
[图文]凌宗伟:什么是好的德育         【字体:
凌宗伟:什么是好的德育
作者:凌宗伟    文章来源:搜狐教育    点击数:925    更新时间:2015-3-5

    按:本文刊发于《人民教育》2015年第二期,刊发时有删节

  我们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为基础的。“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鲁迅也曾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指出,“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可见德育的是要从人出发的,只有让人立起来,国家才有竞争力,每个个体的事务方可有建树。可见立德树人的宗旨应该落实在“树人”上,要让人“树”起来,就要致力于培育,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德”,也就是说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是要从“人德”开始的。

  应该说,从民国时代的大知识分子蔡元培,到当下的专家学者、乃至国家领导人在“立人”的认识上都是一致的,尤其是在今天,每一所学校对这一点的认识也是清醒的,也采取了许许多多的德育措施,也出了不少德育成效和德育经验,但在学校实践中,德育的地位却不断受到挑战,其方式与路径在于多时候又是与“立德树人”的相冲突的,这样的冲突甚至产生了许多悖论和麻烦。这些年大学生给同学下毒、中学生逼同学卖淫、甚至有十岁的孩子奸淫三岁的幼儿,还有中小学生因为考试成绩排名的落后跳楼、上吊、投河……这样的报道总是间或地充斥于我们的耳目,于是,我们试图开始梳理,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改善的操作路径又在哪里?

  学校德育的现状困境

  今天我们在常态化德育实践中,到底有哪些“无智亦无识”的问题,阻碍了德育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在这里,我们不妨在这里略作梳理:

  首先,是德育的模式观与学生动态的发展实际不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几乎都在搞一样的道德教育,如礼仪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等等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但是我们却忽视了这些基本的道德教育的内行与方式,是要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的,譬如礼仪教育的内容,在不同学段,就应当有不同的内涵与路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道德规范教育,在某些九年一贯制的学校稍微好些,因为其内部尚且有个统筹。但在区际之间、校际之间,尤其是不同学段之间的德育课程上,则更多地显得模糊而空洞,在形式与方法上,则表现为生硬老套……凡此种种,或许正是学生逃离德育课堂的一大原因。学校静态的德育观,常常与学生不断增长的年龄、阅历、经验,尤其是当今互联网技术、传媒技术的冲击下的实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我们的德育在内容的安排上往往是罔顾学生的年龄与生理特征的。时至今日,我们的德育依然不分学生的年龄结构、心智发展和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动态发展,固步自封、自娱自乐地依然进行着灌输、说教。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开始,它的着眼点就是爱祖国、爱人民,偏偏没有他们那个年龄段亟需的爱自己、爱生命的教育,到大学以后发现学生不知道爱自己、爱生命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给他们补上生命课,是不是为时以往呢?

  或许因为罔顾学生的年龄与生理特征的德育导致了我们的德育的低效。犯错误的情形时,教师利用抄写课文、罚做练习等恶补文化课的手段予以惩戒。这在老师看来几乎是“双赢”的完美策略:仅对犯错学生起到了惩罚的目的,又能增进“分数”,符合社会、学校、家长对自己教学的希求,何乐而不为?但它实际对德育的打击却是很沉重的,其不仅贬低了德育的地位,使育人的功能完全丧失,更令学生从心底里看出学校德育工作的虚伪化、空心化和依附化,加剧了后续的德育工作困难和无效。

  另一方面,在德育的方式、形式选择上,我们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禁”与“堵”上。今天的德育,正越来越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远离他们的实际需求。举例来说,今日的网路技术以及在此之上的网络游戏、网络社交已经相当发达,如何实施爱国教育,本可以借此平台充实资源和更新方式,但实际上,我们的德育依然是以“堵”“禁”为主要手段,试图切断学生与外界的联系——不管是手机,还是其他电子设备,一律念“禁”字诀——这种基于“一禁了之”的思维方式,扎根在很多人的意识深处,成为一种“脑中之轮”,让德育偏离了它的初衷。也许因为我们的教育评价目标的单一,导致了我们期待的德育的成效与期待相去甚远。细想一下,从小没有对自我,对生命的认知的教育的孩子,他怎么可能珍惜生命,善待自我,善待他人?

  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还有社会不良因素对校园的影响,比如网络、比如问题家庭、比如社会阴暗面等等,也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对德育的压力和挑战。

  学校德育问题的成因探析

  今天的德育令我们失望的缘由究竟在哪里?

  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德育工作的认知偏差所致。众所周知,数学、物理、化学,都可以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可以考查,但德育即便有了“标准”,也很难说通过某种精密的计算方式来考核。尽管我们在招考制度改革也提出了一些要求,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如何落地生根,让其有生命力,还是一个未解的难题。我们往往总是希望通过制度、条文来实现我们期待的效益,但是我们在考虑制度、条文的时候,又很少考虑具体内容和具体对象的实际。是的,通过招考制度的改革,德育的地位可能会在学校中得到增强化,因为招考的要求校长、教师、学生眼中的“德育”就或许不再会出现游离于招考之外的尴尬,这种事关切身利益的砝码,或许会使教学、管理、工作重心的转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制度和条文不切合人的实际的话,得到的自然会是我们更多的失望。

  今天德育现状令我们失望的原因还在于学校的德育管理的方式没有跟上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依然停留在刻板化、军事化的方式上。为什么那些考试工厂一刀切的管理,狂热的励志举措会有市场,而许多学校纷纷效仿,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习惯了用一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不一样的孩子。机械死板的寄宿制、军事化的标准管理、模式化要求的要求把学生管得过死,束缚了个性发展,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桎梏。学生都像被同一个模子所塑造,他们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判断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每个人的个性也被不同的程度的压抑着,当他们一旦没有了管束往往就不知所措了,许多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须知个性恰恰是与道德是紧密相连的。一旦失去了个性的呵护与尊重,德育的空洞化和形式化将在所难免。

  另一个重要的一个原因如前所说,这就是我们的德育内容罔顾学生的年龄与生理的特点,忽视学生成长的背景。事实上就具体的个体而言人生的每个阶段的认知水平和道德动机水平是不一样的,就不同的个体而言,即便是在同一年龄段认知水平和道德动机水平也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却很少有人从个体的不同阶段和个体与个体的差异出发来设计德育的内容,更不会从不同的个体与个体的不同阶段来组织分层次道德教育设计与训练。很少有人意识到不匹配的德育(超前或滞后)有时候不但起不到设想的效果,反而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如何在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甚至多少带有个性的环境中,立体式的建构德育大厦,可能是我们急需要改进的。

  当然,学校的德育不是万灵药,它的成败还与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教师“家访”的意识逐渐淡薄,虽然也有“家校通”“校讯通”等通讯手段作为弥补,但这毕竟与面对面的“家访”有着很大的区别。德育的滞后性,不但表现在学校内部的学科倾轧和挤压上,同时也与家长监管的缺位、社会负面效应的影响有关。作为孩子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家庭教育是为他一生奠基的关键所在,但可悲的是,我们的德育工作者,眼睛里盯的全是分数,现实中,学校德育实际上是为智育服务的。学校对家长的要求许多时候也是囿于“积极配合学校提高成绩”的,至于学生的品行、性格、价值取向、爱好、兴趣、个性……则全然不顾;而从家长一头看,他们因工作、生活所迫,倒是乐意让渡出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权利,让学校单维化、功利化、世俗化的目标直接覆盖全本更为重要的“树人”目标,久而久之,家校的“失联”,父母的缺位,教师的越俎代庖就不奇怪了。

  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消极影响的,还有我们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网络包括我们早已经身处其中的互联网。我们不仅无视于我们所处的社会网络对我们无所不在的影响,或者反过来我们又十分恐惧社会网络对我们的影响。我们习惯的就是对社会网路和互联网的不恰当的管控。最为极端的案例就是那些考试工厂除了学校与考试其他任何与之“无关”的生活都不许的校规。我们早己经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理念抛掷脑后了,本来可以借做利器而事半功倍的绝佳路径,反而被视作洪水猛兽而围堵拦截,一时将多少本有天赋、本性淳朴的孩子“锻造”成防控对象和打压对象。

  德育成效底下的一个更可怕的原因,还与学校以及教师本身的原因有关,比如他们常常会为为应对上级检查,公然让学生说假话。

  试想,这样生态下的德育,还能好吗?

  学校德育如何走出困境

  立己方可立人,应该是德育工作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同时也应该是德育工作的基本路径。既然立德树人是我们学校的根本任务,我们的德育就要着眼于人的德性的养成、帮助每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网络,在人与人的关联中最大成效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智能,使每个人的人生更为丰满,更具活力。首先,作为学校和教师要在自己的德性上成为学生的范本。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不仅要做到,而且要做到位。所为“言传不如身教”,“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要想学校德育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学校首先要能够“立”起来,学校要“立”起来,它的校长和教师首先要“立”起来。至少学校不应该“做假账”,更不应该要求学生为学校“做假账”。如果我们的学校德育认识不到这一点,口号再响亮,活动再丰富,也难免事与愿违。

  作为立人的德育,是要从小处入手的。我们都清楚每个人只是社会网络中极小的一个点,离开了社会网络,一个人想要做出点什么是相当困难的。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知道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或者说是要帮助他们在赖以生存的社会网络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并借助社会网络超越自身的局限。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为什么会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命和思想,更要帮助他们弄明白“我们”为什么必须与他人交往以及如何交往。当“我们”弄清楚了个体生命的难能可贵的时候,“我们”才可能爱惜每一条生命,珍惜与每一个生命的连接,才有可能恪守人与人相处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养成单靠规训是不可能成为人的自觉行动的,是要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通过长期不懈的训练和熏染慢慢地成为习惯的。比如注意公共卫生,比如物归原处,比如有借有还,说得再多,也远不如在日常生活的具体小事中慢慢地得到训练。我当年做校长的时候,强调“管理从厕所开始”,坚持用“星级宾馆”的标准打理学校的厕所;主张开放体育器材,在学校的操场边开了一个“体育器材超市”,将常用的体育器材放置在器材“货架”上,让学生随时取用……这些细微的改变,正是从人出发的,我们将学生当人看了,学生相关的道德认知就可能在上厕所、体育运动等具体的行为方式上慢慢地形成,我们期待的德育效果也就可能成为现实。

  立人的德育,一定是从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发的。有效的德育,应该是尊重学生年龄和生理特征的,尽管有许多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养成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德兴教育与训练的应该是有所侧重的。比如幼儿的重点是人相处和学会分享,更多的是游戏的形式来实现的,而小学的重点则应专业到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来,其方式则需要在游戏的基础上慢慢地转为班队活动和实际的生活体验上来,到中学阶段的重点则要转移到人生规划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上来,其方式更多的则是要通过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形式来达成的。

  立人的德育,是要打破传统观念有所突破的。尊重人的生命规律的德育,是要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的,比如说我们长期以来追捧的一刀切的军事、标准化以及指向高考与升学的单一性的训诫式的德育,就应该摒弃。比如说性教育的问题,在我们这个国度往往是讳莫如深的。但现实告诉我们性教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且已经不只是一个性知识的教育的问题了。性教育更生命的教育,做人的教育,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好男人和好女人的教育。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是应该弄清楚如何认知和正确处理两性关系的问题的。尤其是在网络社会,方方面面的诱惑,自然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影响到我们的学生,如果我们无视这样的社会生态,我们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萌动的孩子抵不住诱惑的危险,而或略应有的性教育,就无法避免他们的误入歧途。学校德育,必须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及时地帮助学生了解两性知识,尤其与异性相处的道德伦理的。殊不知,陶行知先生,早年就在学生中开展防止梅毒的教育了。如果我们在诸如此类的德育内容上有所突破的话,也许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些问题就可以减少。

  “高大上”的价值观、理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怎么落地生根。只有当我们的学生明白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并以这些道理约束自己的时候,价值观引领,理想教育,爱国教育等等,才有可能。试想一下,一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不懂得尊重父母长辈、不知道与他人相处的个人,你想他可能成为一个有远大理想的爱国者吗?立人的德育不是虚泛的符号和空洞的说教,而是扎根于生活的土壤的,是在一个人的生命经验中的。



文章录入:廖丽面  责任编辑:周美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广告298X245
    >> 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