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前谋划 精准发力 促进均衡 |
★★★【字体:小 大】 |
提前谋划 精准发力 促进均衡
——马山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介绍
作者:
中共马山县委员会 马… 文章来源:
中共马山县委员会 马山县人民政府 点击数:434 更新时间:2018-4-9
(2016年11月)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大明山北麓、红水河南岸,隶属广西首府南宁市,是“中国黑山羊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会鼓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县总面积234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51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56.33万。现有义务教育学校12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义务教育学生53566人,在职教职工3433人。按照全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时间安排,马山县到2019年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2015年2月,马山县委、县政府在全面摸底对照和科学研判基础上,提出提前4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在自治区、南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教育部门的支持指导下,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马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师资配置基本均衡,校际差异不断缩小。2015年11月,马山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治区级督导评估,为提前四年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走出了一条“小财政办大教育”、“穷县富教育”的发展之路。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念好 “挤、争、实”三字经,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挤”就是从有限的县级财政最大限度挤出资金投入教育。在县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始终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每年安排3000万元的教育发展基金,坚持年初安排预算教育优先、年终超收增加预算教育优先。2013年至2015年,县本级财政教育投入分别为29561万元、34560万元、31890万元,分别占当年财政投入的69.29%、23.35%、40.56%。“争”就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及资金支持。2012年以来共筹集资金42542.55万元(其中上级资金33093.54万元,占比达77.78%),主要用于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学仪器设备、计算机、图书添置等。“实”就是把钱用到实处,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加大投入,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教学仪器装备、图书等明显提升。
二、通过“调动、提升、提高”三大措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职工是最主要的主力军。马山县通过“调动、提升、提高”三大措施,为均衡发展提供优质可靠的人力支持。一是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015年以来,全县3000多名教职员工牺牲休息及假期时间,不计报酬,积极投身学校 “黑改白”、门窗修缮等工作;部分校长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自行垫支经费,确保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不滞后。二是大力提升师资水平。均衡配置师资力量,2012年以来,共招录义务教育教师336名,全部安置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通过组织调配、交流轮岗、支教走教等,参与交流教师2664人,交流比例年达10%以上,有效缓解师资配置不均衡问题。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近三年来共完成各级各类培训26017人次(其中县级培训16536人次,投入资金760.4万元),教师培训工作得到区、市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大力培育骨干教师,实施“516”人才培养工程,2013年以来,全县先后有36人被评为自治区、南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8人,教学骨干292人,马山县首批优秀人才10人。三是切实落实优师待师政策。实施乡村义务教育教师生活补助,县财政每年增加投入90万元;增设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县财政每年增加投入100万元;实施教师安居工程,2012年以来,共投资5949万元,建设教师周转房面积3.43万平方米,解决773名教师住房难题,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进一步落实。加大奖优奖先力度,全县每年用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均保持在30万元以上,进一步激励教师创业干事活力。
三、在“压缩、扩大、提质”三个方面下功夫,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压缩”就是撤点并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小校、弱校、近校进行科学调整。2013年以来,全县共撤并初中2所、小学4所,合并小学3所,小学降格为教学点33所,撤并教学点97所,学校布局更趋合理。“扩大”就是新改扩建学校,2014年扩建城区小学1所,增加学位990个;2016年新建城区小学1所,增加学位1080个,在城小学“大班额”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提质”就是构建适应提高教学质量的教研体系,组建学区教研联合体18个,成立特级教师工作坊,组建县、乡、村“三级”义务教育阶段教学骨干团队(中心组),通过优质课、公开课、研讨课等示范引领,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四是坚持“一校一品”“一校一特”办学思路,办学特色日渐凸显。一是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开展“马山文化三宝”进校园活动,将素质教育与本地优秀民间文化有机融合,在部分学校开设马山会鼓、壮族三声部民歌、扁担舞课程,传承发展马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构建校园“四化”特色。投资3500.18万元,实施校园“四化”(净、绿、美、亮)工程,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三是打造内涵办学特色。确定“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试点学校38所,打造了民族中学“民族体育”、古零镇中心小学“尚贤”文化、杨圩小学“奇石”文化、白山镇同富小学“诵经典”等一批特色学校。
五是建立“五大机制”,保障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各阶段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二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不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创建了“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督导工作机制。加强督学队伍建设,聘任县政府教育顾问2人,成立县“均衡办”,组建专兼职督学队伍,建立完善“定期督查、挂牌督办、问责问效”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督导质量及水平,助力学校问题整改。四是建立特殊群体关爱机制。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特殊群体教育关爱体系,切实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三残”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确保学生不因残、因困等而辍学。五是建立校园安全“三防”机制。成立护校队、“女生办”,聘请校外危险水域义务巡管员,推行学生屯路长制;加强校园门卫室、警务室建设,添置安保器械;率先在南宁市建成教育系统视频监控总平台,并与县公安局联网;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得到落实。
虽然马山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国家均衡发展的要求,与先进县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与不足。下一步,马山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虚心向兄弟县区学习,补齐短板,戮力攻坚,迎难而上,确保在2016年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文章录入:周周 责任编辑:周美娟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